肠结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脂肪浅谈形成与分类 [复制链接]

1#

天气越来越热,短袖短裤一上身不少小伙伴就得「认命」了:咦,衣服怎么变瘦了……

上网搜减肥技巧,刷到的不是女明星的苹果减肥法,就是网红的红薯减肥法,吃的是一个比一个少。

于是,你在焦虑的同时还带有一丝心动:要不咱也试试节食?狠狠心,万一瘦了呢?

图片来源:giphy.

分享 转发
TOP
2#

不废话,直接开始。

脂肪的形成

脂肪在体内形成有两种途径:直接吸收和从头合成。

直接吸收

食物脂肪被人体直接吸收并储存起来。

脂肪的消化从口腔就开始了。牙齿会把食物脂肪切成小块,借由唾液的润湿作用,把小块的食物脂肪带到胃中。同时,唾液里的舌脂肪酶(唾液脂肪酶)能把脂肪水解为单甘酯、甘二酯和游离脂肪酸。但是它主要在婴儿时期起作用,成人的舌脂肪酶少,且作用非常有限。

成人的胃液酸性强,脂肪酶在胃液里的作用受到限制,因此脂肪的消化吸收几乎不发生在胃里。

食物脂肪进入十二指肠,胆汁(由胆囊分泌)会把脂肪乳化成脂肪小颗粒,有利其与消化脂类的酶产生反应;而胰液(由胰腺分泌)则会把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。

来到了小肠里,脂肪小颗粒被进一步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。在这里,中短链的脂肪酸(可溶于水)会被小肠粘膜上的毛细血管吸收(经门静脉)进入血液循环。长链的脂肪酸(难溶于水)则通过小肠上皮细胞重新合成为甘油三酯,进入淋巴,再经由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。

没被利用的甘油三酯,进入到脂肪细胞被储存起来。

从头合成

也叫脂质新生(DeNovoLipogenesis),是人体利用碳水化合物(如葡萄糖)和氨基酸(包括谷氨酰胺)中的碳转化为脂肪酸,与甘油缩合成甘油三酯的过程。

可见,这是个把不是脂类分子的其他分子转化为脂肪分子的过程。

脂质新生发生在肝脏(主要)和脂肪组织中。一般来说脂质新生对全身脂质储存的贡献相对较小,但是在高碳水饮食环境下,血糖升高,体内的糖超过了当下需求和储存所需,这时脂质新生的速率会明显增加。

脂质新生速率增加意味着肝脏合成和运输脂质的负担也增加(肝脏受损风险增加)。此外,脂质新生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棕榈酸,容易引起体内炎症反应,与许多疾病成因有关。

常常听到的“糖让你变胖”就是脂质新生的一个更易理解的描述。因此,我们要减少脂质新生的发生,就要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(适度摄入碳水,不节节食,也不暴饮暴食)和多做科学的运动。

脂肪组织

脂肪组织是由脂肪细胞组成的松散的结缔组织,在结构上可以分为单房性脂肪组织(白色脂肪组织)和多房性脂肪组织(棕色脂肪组织)。

白色脂肪组织

单个白色脂肪细胞内有一个大脂滴,大量甘油三酯被储存其中(呈白色),而细胞核和细胞器则被脂滴挤到了细胞的边缘(如下图)。白色脂肪组织主要功能是储存能量。

棕色脂肪组织

棕色脂肪细胞主要储存中小型的脂滴,且具有大量线粒体,可帮助身体大量产热(耗氧量也高)。它们多分布在头、颈、肩、腋下、背部和腹股沟等位置,占重并不多。

米色脂肪组织

较低温的环境会诱导部分的白色脂肪组织转化为棕色脂肪组织(棕色化),过程中的中间产物称为米色脂肪组织。因此可以认为适度的低温有利于减脂。

皮下脂肪与内脏脂肪皮下脂肪

位于真皮层以下,深层筋膜以上的脂肪组织(在腰腹部用手捏出来的软软的“肉”就是皮下脂肪啦)。它的主要作用是储存能量和隔热;它的堆积容易造成视觉上的“肥胖”,但对健康的危害并不大。

内脏脂肪

主要存在于腹腔内,分布在胃、肝、肠等重要器官周围。一定的内脏脂肪是人体必需的,可对内脏起着支撑和保护的作用,然而过多的内脏脂肪则对健康非常有害。

内脏脂肪组织具有生物活性,如内分泌器官一样,产生会严重影响健康的激素(破坏正常的激素平衡)和其他有害物质(通过门静脉并进入肝脏,危害肝脏)。它还增加胰岛素抵抗,增加患心血管疾病、中风、2型糖尿病、乳腺癌和大肠癌等重病风险。

梨型和苹果型身材

脂肪组织最终堆积在何处受多种因素影响,包括遗传和激素。

当大量脂肪沉积在下半身时,形成梨型身材,特征是腰部、臀部和大腿一圈有明显赘肉。这些脂肪几乎是皮下脂肪,代谢较慢,不容易瘦下来。

当大量脂肪堆积在腹腔(内脏四周),就会形成苹果型身材,特征是腰显粗,肚子大,摸上去实实的,用手捏捏不出明显的软软的皮下肉。但是,这些内脏脂肪减得也快(通过饮食调控和运动),因为我们身体很聪明,会优先处理掉这些对身体有危害的脂肪。

后语

本文知识点经过简化,尝试整理出适合健身小白去理解的思路。

-End-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