肠结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清朝江西名医黄子厚灸百会三四十壮治弥年泄 [复制链接]

1#

怀着空杯心态研读名家医案,一案一故事,一医一人生。

清朝江西豫章人,擅用灸,具体不详。

*子厚灸百会三四十壮治弥年泄泻案

*子厚治一富翁,病泄泻弥年,礼致子厚,不效,子厚曰:予未得其说,求归。一日读易至乾卦天行健,朱子有曰:天之气运行不息,故阁得地在中间,如人弄碗珠,只运动不住,故在空中不坠,少有息,则坠矣。因悟向者,富翁之病乃气不能举为下脱也,又作字,持水滴吸水,初以大指按滴上窍,则水满筒,放之,则水下溜无余,乃豁然而悟曰:吾能治翁症矣,即往。至则为治,艾灸百会穴,未四十壮而泄泻止矣。

本案引自(《名医类案》)。

现代文:

清朝时候有个名医叫*子厚,是江西人,他邻县住着个富翁,不知为什么经常腹泻,很多年都没治好,就派人去请*子厚,可是治疗了十几天,效果并不明显。*子厚觉得很是惭愧,于是告辞回家。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这个病人,每天在家查阅古籍,寻找治疗方案。有一天他翻看《易经》,读到乾卦“天行健”的时候,脑海中突然灵光一现,悟出了富翁的病因:天上的气如果运行不畅,那地上的气就无法升腾。那个富翁的病,应该是气不上举造成的。*子厚重新去富翁家治疗,在百会穴上灸三四十壮,果然止住了泄泻。

古语云:“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”医易的辨证思维,事理的启示感悟,往往会使医家茅塞顿开。用艾灸百会穴治愈久泻,乃下病上治之法,有固脱益气之功,迄今仍有实用性。

泄泻是临床常见的病症,以排便次数增加和粪便有量与质的改变为特点,其病因较多,外感寒热湿邪、内伤饮食及情志、脏腑功能失调,均可导致泄泻,且病机复杂多变,常有兼夹或转化,但脾病湿盛是泄泻发生的关键病机。临床辨证首先辨其虚实缓急。急性者多为实证,以寒湿、湿热、伤食泄泻多见;久两者以肝气乘脾、脾胃虚弱、肾阳虚衰多见,以虚证为主。治疗上总以运脾祛湿为主。暴泻应治以祛邪,风寒外束宜疏解,暑热侵袭宜清化,饮食积滞宜消导,水湿内盛宜分利。暴泻切忌骤用补涩,清热不可过用苦寒。久泻当以扶正为主,脾虚者宜健脾益气,肾虚者宜温肾固涩,肝旺脾弱者宜抑肝扶脾,虚实相兼者以补脾祛邪并施,久泻补虚不可纯用甘温,分利不宜太过。急性肠炎、炎症性肠病、肠易激综合征、吸收不良综合征、肠道肿瘤、肠结核等常可引起腹泻。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#个上一篇下一篇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